無盡的疆域

Yang-Ming, the Endless Frontier

大屯山與八仙圳之介

The Changing Frontier between Mountain and Rive

陽明大學所在唭哩岸山與丹鳳山、烏尖連山,共稱為烏尖連峰,為大屯山系南端的著名山嶺,校園面向關渡平原,遠眺觀音山,景緻秀麗,在台北的盆地的邊界,昔日唭哩岸採石場為今日培育陽明搖籃的神農坡。

地處原漢分界的石牌

陽明大學所在地,舊屬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唭哩岸社(Ki-lrigan)的範圍,1740年前後,漢人在此開墾經常發生衝突,清朝政府在此立下界碑「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勢甲歸番管業界」,約束雙方不得滋事。在地的慈生宮,為淡北地區的寺廟之始,主祀五穀先帝,主要希望祈求五穀豐收減少漢番原紛爭。五穀先帝即神農氏,也是醫藥之神,似乎預見了石牌地區成為未來醫療中心和醫學人才培育的重鎮。


站在唭哩岸的石頭上

據《淡水廳志》記載:「淡水開墾,自奇里岸始。」來自福建渡海進入台北開墾的漢人第一站,就在這裡。當時水運貿易興盛,主要產業是開發唭哩岸石作為建材。「唭哩岸街」(今立農街),是淡水地區最早商業繁盛的街道。

唭哩岸石屬石英砂岩,可耐火耐高溫,日本時代興建淡水線鐵路之後,改善了運輸條件,是打石產業最興盛的年代。直到陽明醫學院建校,才禁止在這個區域範圍內採石,該產業便逐漸沒落。今天在東華公園內還可以看得到當年採石工場的遺跡。 

滋養關渡平原的八仙圳道

穿越校門之前的地底下的八仙圳,取水口位於磺溪永和橋處,引水後一路注入基隆河,是灌溉關渡平原的重要渠道。船隻也可以沿著圳道行駛到今天榮總一帶。因為都市快速發展使得八仙圳偶而露出,或隱入地底,周邊的老房子或者圍牆也還看得到唭哩岸石的蹤跡。

 從醫學院到研究型大學的建築前沿 

The Architectural Frontier from Medical College to Research University

神農坡上的起家厝

陽明醫學院建校構想始於1968年 ,主要目標是為了支持偏鄉醫療,培養醫學人才。歷經多年籌備,從1971年起由張德霖建築師進行校園規劃及校園建築藍圖。當年神農坡上只有實驗大樓及連接立農街的蜿蜒山路,實驗大樓內容納了所有的行政和教學單位,還有圖書館、學生宿舍、餐廳,陽明大學的起點都在這棟四千坪的建築物裡面,1975年年7月1日陽明醫學院正式成立,參加當年度大學聯招。

張德霖建築師的陽明醫學院校園規劃藍圖

陽明醫學院從一棟校舍開始招生,但建校之初已完成了神農坡上的校園核心區規劃藍圖。主要的設計者是張德霖建築師。張建築師1943年畢業自杭州之江大學,美國聖路易三軍衛生裝備班結業,美國冷凍空調學會終身會員。張建築師提出的第一代校園規劃藍圖,在山坡地上勉力整理出教學行政與生活住宿兩條軸線,校園核心區建築,行政大樓、圖書館、大禮堂兼體育館、實驗大樓等各據四方,圍繞著景觀噴水池,營造校園的中心性。學生生活區、工警生活區和教職員宿舍區,則依伴山勢而建形成另外一條空間軸線,餐廳及活動中心位於中間串連學生與教職員之間的聯繫。

張建築師在山坡地上有限的地形條件配置的陽明醫學院校園整體規劃,與其學習背景所在的杭州之江大學校園高度的相似性。杭州之江大學位於錢塘江山坡上,校園主要建築物圍繞著中心草地的平面放射狀配置,主要的教學樓與等高線拉出水平視線的空間效果,在山下往上看有其清晰的自明性。

張德霖建築師的校園規劃藍圖建立了基本框架,但是最終並未完整實現,他在陽明大學內留下至少有12棟建築作品,包括行政大樓、舊圖書館、研究大樓、教學大樓、男一舍、男二舍等。 以實驗大樓為例,實驗大樓為一現代主義建築,底層挑空,水平延伸帶狀樓層,沒有多餘的裝飾,成為北投唭哩岸山坡上橫空出世醒目的地標。

神農坡的充實與發展 

1979年,受當時總務長朱樂華邀請,由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規劃的國立陽明醫學院校區整體計劃,務實地修正上一版的校園規劃,避免大規模整地,採取小尺度建築物,利用水平通道相連通。校園教學行政區的中心以階梯廣場取代,各系館高程錯落安置仍以此為向心點,並環繞配置於外圍。第一環是行政大樓、圖書館、牙醫系,第二環是醫技系、醫學生物工程系、醫學系、護理系。實驗大樓層則是教學大樓、藥學系、研究大樓及動物館,水平排列。

學生住宿休憩區、教授學人住宿區、以及山下運動區,在順應地勢的原則下,基本配置亦有微調。

這一版本的校園規劃相當注重校園基盤設施的整備,從道路系統的建立,以人車分道的方式安排。電力系統、供水系統排水系統等一般人看不見,但是支撐校園運作順暢的基礎設施規劃。

今日陽明大學校園空間的主要建築配置和交通往來動脈,在這個規劃基礎上各就定位。 

從教學醫學院到研究型大學之路 

1990年代初,在臺灣社會劇烈變動之際,陽明醫學院展開了改制大學的計畫。從教學為主的醫學院走向研究型大學,改制的工作非常龐雜,於是成立了「校務發展委員會」,廣納老師及學生代表加入,形成學校發展的討論決策平台,成為落實校園民主的第一步。改制大學除了充實研究能量之外,校園空間精神的塑造也是重要的一環。在這個時刻陽明醫學院找來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室夏鑄九教授及劉可強教授,提出第三版本的校園規劃。

這個版本的校園規劃提出「使用者參與」的觀念,破除藍圖式規劃的方法,讓校園可以有機成長。同時建議成立「校園規劃及營建委員會」並實際以大禮堂、護理系為例,實際讓教職員工生參與校園建設,以使用者的觀點提出意見,討論修正原始設計方案。在實質空間部分,提出以戶外開放空間為校園核心的概念,建立一條充滿活動的中央步道,提供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活動場所。在交通部分主張以步行及公共交通工具為主,以公共接駁車的方式取代了小汽車為主的載具,增加更多步道的串連,創造許多大小不一的戶外開放空間,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這個版本提出校園空間發展總量的規劃,並依此作為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的根據,為時兩年的規劃完成之後,這個校園規劃及營建計畫制度建設為主的規劃過程變成了報告書,獲得當年度台北都市設計獎。 

對外擴展與校園復興

2004年起陽明大學的校園範圍更近一步擴大,有致和園區的撥用,與宜蘭縣政府共同簽訂備忘錄,將觸角伸向壯圍,也將原署立宜蘭醫院改制為附設醫院,設有新民院區和蘭陽院區。其中新民校區的前身是清代宜蘭舊城官府衙門所在地,日本時代改制為直屬總督府的宜蘭醫院(大病院),蔣渭水曾經在此短暫服務執業。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的成立將陽明大學校園空間的人文歷史縱深再推至兩百年前,連結宜蘭地方區域發展的脈絡。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在宜蘭建立在地醫學中心,落實區域三級醫療服務體系,改善過去長期依賴台北的醫療資源,同時長期培訓人才之健康與醫療服務網絡,長遠解決了宜蘭地區醫療服務的問題。

2014年由安郁茜建築師帶領團隊規劃陽明大學「點睛計畫」:因應陽明大學校園上下高差一百五十公尺的基地特性,延續上一版校園規劃的成果之一,以開放空間為校園的核心精神,整理開放空間系統,依照景觀條件以及功能區分出七處景點,並建議增設戶外電動扶梯步道,來置換汽機車往來的交通需求。

頂尖醫學大樓守仁樓、創新育成大樓陸續興建落成,校園空間結構逐漸形成山上教學區、山下教學區、生活住宿區三個支柱群落的趨勢,校園的空間隨著校務的發展也持續不斷地提出新的願景創新卓越。  

陽明交大合併新願景

2019年教育部回函指示擬定陽明大學以及交通大學合併計畫書,在校園空間部分,未來合併後的土地面積將達150公頃,兩校的空間資源配置將有所調整,以期達到頂尖研究型大學的綜合效益。

在陽明校區部分,合併後的發展核心規劃方向是藉由南校區(含致和園區)的活化,北校區的功能重新調配來完成。南校區部分,將以新的建築群,構築校園空間機能與活動,成為新興生醫、醫療科技領域結合教學研及產學的重要區塊。打造世界級智慧健康生活新創基地,創造台灣及世界智慧醫療新典範。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